为什么持有比特币
认识,买入并持有。
用于回答朋友经常问我比特币能不能买的问题,这篇笔记偏向个人理解的角度来写持有比特币的理由,或者说为什么建议在投资组合里配置一些比特币。
不要梭哈,没有投资建议,奉劝不要用自己承受不了风险的资金去投资加密货币。
认识:革命式的储值方式
比特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技术手段实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李笑来
比特币底层技术是区块链,概念这里不赘述了,结论是比特币给予了我们一个资产储值的叙事:
去中心化的,无需第三方托管和背书的,全球自由流通的一个"交易记账系统"。
对比现金、股票、黄金可以这样纵向对比:
储存方式
银行集中托管
第三方券商或投资机构托管
自己或第三方机构托管
个人自主持有
全球流动性
较低(受地区和法规限制)
中等(依赖金融市场流通性)
较低(实物不易跨境流通)
极高(全球7x24小时自由流通)
透明性
低(交易数据由银行掌控)
中等(需依靠金融机构提供报告)
低(交易私密但不透明)
高(公开透明的区块链账本)
信任基础
依赖银行及政府体系的信任
依赖对券商或机构信誉
依赖真实性鉴别
密码学底层,无需第三方信任
资产可没收性
可被银行或政府冻结、没收
可被金融机构或政府冻结、没收
较难(可能会被限制运输)
几乎不可能(除非泄漏私钥)
比特币和传统中心化资产的社会形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这种创新我称之为“革命式”。
认识:抗通胀的产出模型
与国家主权背书的法币相比,比特币不是货币,可以把它归为黄金这类储值资产。仅从通胀模式对比来看,法币就像是"央行无限量印出来的周期性贬值的空气币”。
美元
美联储调控,供应量可变
约 3.1%(长期平均)
通胀率相对稳定,但在特定时期可能上升
人民币
政府调控,供应量可变
约 4.6%(1986–2025年平均)
通胀率受政策和经济周期影响
黄金
自然开采,供应增长有限
约 1–2%
长期保值能力强,成熟的高共识资产
比特币
固定发行机制,供应增长每4年减半,供应量固定
<0.5%,并逐年递减趋近于0
通胀率可预测,长期稳定,抗通胀模型稳固
比特币具体一点写的话就是
供应稀缺性:比特币总供应量限制在 2100万 枚,挖完即止。
通胀递减性:每 4年 挖矿产量减半(新币发行速率减半),通胀率持续降低,最终趋近零。
减半:矿工(记账者)每成功打包交易生产新的区块时,比特币网络奖励币相比之前减半。
第一次
2012年11月28日
210,000
25
3,600
第二次
2016年7月9日
420,000
12.5
1,800
第三次
2020年5月11日
630,000
6.25
900
第四次
2024年4月20日
840,000
3.125
450
第五次(预计)
2028年4月17日
1,050,000
1.5625
225
预计最后一次减半将在2140年左右发生,届时新比特币的发行将停止,矿工的收入将主要来自交易手续费。
截至2025年4月,大约有 19,960,000 枚比特币 已被挖出,占总供应量2100万枚的约 95% 。
并且由于古老时期很多地址私钥丢失等原因,估计有 300万至400万枚比特币 永久丢失,这进一步减少了市场上的实际流通量 。
认识:人们投资增长的需求
我们主要有两个问题:是什么在推动它升值?这种资产背后的价值在哪里?
4年产出减半的模型影响
由于比特币区块链网络的根基是遍布全球的矿工产业,每一次减半都会导致矿工们币本位收益腰斩,且币价联动着矿业和金融储备,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每次产量减半,比特币价格就会大幅上涨。当然这也有配合全球经济兴衰迭代的周期性规律。

稳定的市场供需关系
对于每一个可以投资的标的,我们都会去思考:它价值在哪里,我为什么要投资它?
引用 @ahr999 《囤比特币》 文章里的观点:
比特币价格的根源在哪里?答案是:你。
我们可以简单把比特币市场分为3类参与者:囤币者、矿工、炒币者。
囤币是买方,矿工是卖方。最初也只有这两类人,由于这两类人有交易需求,才产生了交易所和第三类人:炒币。
囤币是比特币一切价值的来源。有人囤,才会有人挖;有人挖,才有了交易;有了交易,才有了炒作,才有了资讯、商家等等。如果没有人囤币,市场马上就会崩盘,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比特币了。
比特币持续不断流入囤币者手中。这是必然趋势,因为囤币是只买不卖的。在总量被限制的情况下,流通比特币只会越来越少。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囤币呢?答案是:我们的储值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努力赚钱总会有一些消费不完的钱,这些钱总是需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越是富有,这个需求就越大。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和安全特性,使得它成为了我储值的第一选择。
我认为可以类比像黄金这类的储值品,人们赋予它投资保值和饰品产业的叙事,且机构甚至国家级的资金去保护储值品们的价值,那么这些储值品们就拥有了价值,即便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不产生直接的需求和影响。
所以共识即价值。人们认为它有价值,那么它就具备了价值。
买入:用什么思路去交易比特币
对现状的理解:
矿工现状:作为市场比特币供应的主要来源。2024年第四次减半后,矿工储备下降,而大仓持有者活动增加,表明矿工在卖出,囤币者在增持。
炒币者现状:越来越来多的个人交易员和短期炒作者、机构的风投基金以及各类策略型玩家进场。对于非专业交易者来说,投机性的炒币难度已经越来越高了。
结论:
中短期交易套利
对于交易员最直接的投资需求,就是在周期性下行的阶段买入比特币,在金融宽松周期将其套现获利。
简单的来说我来币圈就是赚钱的,既然比特币的减半周期这么有规律,那我就结合金融市场的走向,低买高卖就完了。当然了这里的低和高都是相对的,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的底部和顶部。
长期看涨持有
对于另一部分比特币信仰者来说,或者更相信比特币叙事的长线投资人来说,跨周期性地长期持有比特币不动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黄金的数十年周期走势我们是有历史借鉴的,把比特币当做"数字黄金"来看待,用自己的长线仓位资金买完然后打进自己的冷钱包,存起来,然后"忘记它"。

另外可以再写写的就是:不要梭哈,用能接受亏损的、不影响生活所需的钱去冒险。
大多数人会因为害怕而不敢去了解风险,或者因为了解风险而远离风险。这并无对错的,就像去做股票交易或者现实创业,本质上风险并不低于买币,远离风险至少可以保护本金。
只是很多时候能拿到大结果的,都是经过独立思考,认知风险仍敢于拥抱风险的冒险者。只需记得"二八定律",敢于屏蔽外界噪音,即使不一定能赢,但敢于去做少部分人就已经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了。
持有:真正的避险资产
近几十年从中国国内出生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没有遇过国际型货币危机以及其他的国家级危机事件,但是我们投资不能局限于眼下,对于投资避险资产来看,这个资产的受用群体一定是全球性的:
真正的危机来临时:
该国家的法币可能极速贬值。小国家法币归零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国的货币和金融投资品亦难免受到巨大冲击。
即使是黄金,由于难以携带在危机中越过边境可能被拦截或没收,人总不能扛着一袋子金子到处走的,对吧。
但我知道只要记下我的比特币私钥(助记词),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我的比特币就在我的钱包里,永远属于我。这也是比特币最初的愿景。
持有:现处的发展时期
时期总是相对的。有人会说比特币相比10年前已经涨了一万多倍了,现在买也太晚了,风险也太高了;也有很多人尚未了解比特币,很多 rich old money 也尚未配置比特币的仓位。
与黄金对比来看发展预期
既然说"数字黄金",如果把它和黄金的价格波动和风险程度对比来看,比特币还很早期。
目前黄金作为全球第一储值资产,市值是比特币的10倍+,其距离还很远。

其二,全球的货币是每年印钞无限通胀的,且黄金和比特币作为"蓄水池",未来储值空间是持续扩大的,只需要耐心持有即可。
从价格波动来看现处时期
比特币最被诟病的就是他巨大的价格波动,这和"数字黄金"的抗风险性是相悖的。

事物发展的早期就是荒蛮且充满风险的,90年代的互联网也是泡沫横生,骗局纵横,满地狼藉,但是不妨碍现在已经发展成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看周边新闻的体感,我们直接能感受到在国内平台媒体上关于"区块链和比特币"的话题,媒体风向和评论区的认知还是处在"害怕骗局,远离骗局"的阶段。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比特币发展成熟了,成熟到像支付宝买基金那样简单就能买到比特币,那么比特币已经是公认的"数字黄金"了,但它也已经从 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产 变成 涨幅小和收益率稳定的理财资产 了。
引用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