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与撸毛
从个人努力到工作室时代的演变(2025更新)
介绍
空投(Airdrop)作为区块链项目分发代币的独特方式。
撸毛(Farming)则指用户通过特定行为获取空投代币的过程,已从个人爱好者的副业发展为专业化工作室的商业模式。2025年,空投采用点系统和防“女巫攻击”规则,撸毛生态更加成熟但也充满博弈。
空投的定义与作用
空投是区块链项目向用户免费分发代币的活动,旨在:
推广项目:吸引新用户,提升知名度。
激励贡献:奖励早期用户或社区成员。
去中心化:通过广泛分发代币增强网络分散性。
撸毛是用户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如交易、提供流动性、参与测试网)获取空投代币的行为。
空投的演变历程
1. 蛮夷阶段,主要是个人努力阶段(2017-2018):简单分发
特点:基于区块链快照,按持币量分配代币,规则简单。
案例:OmiseGO(OMG)在2017年以太坊区块高度#3988888进行快照,向ETH持有者按比例空投500万OMG代币。
影响:快速扩大用户基础,吸引以太坊社区关注。
局限:缺乏筛选机制,代币分配不够精准。
2. 鼎盛时代,对应专业化撸毛的兴起(2019-2020):DeFi夏天的盛宴
背景:DeFi热潮催生大量空投,项目通过追溯奖励早期贡献者。
代表项目:
Uniswap(UNI):2020年9月1日前交易过的用户获400 UNI(现值约4000美元,基于10美元/UNI)。
Curve(CRV):根据流动性提供的时间和数量分配CRV代币。
1inch(1INCH):2020年12月空投,需至少4笔交易或20美元交易额,涉及5.5万地址。
特点:
规则宽松,普通用户易参与。
空投多为社区驱动,如Uniswap因社区提议发币。
早期用户获高回报,吸引更多人关注DeFi。
趣闻:CRV代币原计划8月13日上线,但匿名用户提前部署合约,迫使团队紧急验证。
3. 内卷阶段,工作室时代的到来(2021-2022):规则复杂化与撸毛兴起
背景:空投的财富效应催生“撸毛党”,批量创建钱包进行“女巫攻击”(通过虚假身份获取多份奖励)。
项目应对:设定防女巫规则,如要求真实使用、社交验证或最低交易量。
案例:
ENS:2021年向域名持有者空投ENS代币。
Gitcoin:奖励发布任务、参与黑客松或捐赠的用户。
Paraswap:对符合条件的使用者空投。
特点:空投从福利转向筛选“真实用户”,但规则仍较宽松,正常用户多能受益。
4. 2025年:点系统与专业化博弈
趋势:
点系统:项目通过点数奖励特定行为,如流动性提供(Meteora)、测试网参与(Berachain)、社交任务(Kaito)。
规模扩大:2024年36个重大空投增加200亿美元市值,2025年趋势持续。
防女巫机制:采用KYC、行为分析、社交媒体验证(如TwitterScore)筛选用户。
代表项目:
Meteora:Solana流动性市场,TVL16亿美元,点数基于手续费和TVL贡献。
Hyperliquid:Layer 1交易平台,首次空投占HYPE代币38.88%,奖励交易活跃用户。
Kaito:AI搜索引擎,推出“Yap-to-Earn”点系统。
Pump.fun:Solana Memecoin生成器,收入1.7亿美元,计划空投。
Berachain:EVM兼容Layer 1,测试网参与者获奖励。
Corn:以太坊Layer 2,结合比特币,推出Kernels点系统。
Initia:Cosmos网络,XP计划暗示空投。
Eclipse:Solana VM的Layer 2,测试网活跃。
Zora:以太坊Layer 2,专注NFT,计划空投。
Farcaster:Optimism上的去中心化社交协议,类似friend.tech的空投潜力。
2025趋势影响
驱动因素
用户视角:从期待“免费福利”转为“通过交互成本购买代币”,更注重回报率。
项目视角:从奖励贡献者转为吸引撸毛用户提升数据(如TVL、交易量),以便融资。
博弈结果:空投演变为资产发行方式,用户与项目通过规则博弈完成代币定价。
挑战
监管风险:空投可能被视为“未注册证券”,需关注全球监管动态。
环保问题:测试网或挖矿耗能,需采用PoS或Layer 2优化。
诈骗风险:部分空投为骗局,窃取私钥或个人信息。
创新方向
Layer 2与点系统:如Eclipse、Zora,通过点系统奖励真实参与。
AI与社交整合:如Kaito、Farcaster,结合AI和X平台提升用户体验。
测试网奖励:如Berachain,鼓励技术贡献而非简单交易。
参与建议
选择可信项目:优先参与知名项目,参考 Hyperliquid、Meteora。
尽职调查:研究项目白皮书、团队背景和社区反馈。
保护安全:不泄露私钥,避免点击不明链接。
多样化参与:尝试测试网、流动性提供、社交任务,增加资格概率。
Last updated